民乐县住建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放管服”改革要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引领,以提升行政审批便利度为抓手,切实优化住建领域营商环境,积极构建跨部门协同机制,打通数据壁垒,优化审批流程,着力破解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通过流程再造、数字赋能、服务创新等多维举措,全力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目前,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效能显著提升,企业办事时间成本大幅降低,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深化流程再造,实现审批“极简化”。一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实施全链条再造,通过“减、并、放、转、调”一系列措施,大幅精简审批环节。依据张掖市出台的《张掖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2024版》(8类),明确建筑许可涵盖立项用地、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与备案等全流程环节,全面推行审批事项清单化管理与全流程线上审批,实现了“一表申请、并联审批”,有效解决了企业重复报件、多头跑路的问题。二是针对不同项目类型特点,实施差异化审批时限管控。将政府投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类项目审批用时压减到34个工作日,一般社会投资类项目审批用时由原来的45个工作日压减到25个工作日,较改革前压缩40%;通过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改革,推进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关联事项集成办理,事项累积办理时间由77个工作日减少至不超过5个工作日。三是助力项目联合竣工验收“一次办好”,将质量监督及消防、规划、人防、档案、地震、气象等单项验收联合办理,由住建局牵头,实现“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一家牵头,联合踏勘、一次告知,现场查验、一份文书,限时办结”的联合验收模式,办理总时限严格控制在7个工作日内,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快项目投产使用。
强化数字赋能,推动审批“智能化”。一是推进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打通跨部门数据壁垒。依托“张掖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整合覆盖项目立项、用地、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全生命周期的审批事项,统一入口、统一受理、统一出件;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避免企业“多头跑、反复跑”。二是大力推行“并联审批”:将能同时办理的审批事项由“串联”改为“并联”,明确牵头部门,同步推进。如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可并联项目选址意见书、用地预审、立项批复等事项;施工许可阶段可并联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消防设计审查、工程质量监督手续、供水、供电、供暖等事项;竣工验收阶段可并联规划核实、消防、人防、档案、工程质量、地震、气象等事项。由住建局组织各相关部门进行 “联合验收” ,统一出具验收意见。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企业“获得感”。一是建立帮办代办机制,采取“提前介入、帮办代办”方式,由住建部门牵头,联合多个审批部门人员共同为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从系统申请、材料提交到审核办结,全程有专人辅导、协调,实现“当天签订合同、当天提交申请资料、当天核发施工许可证”,刷新了建设项目审批速度纪录。二是推行“容缺受理”服务机制,在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次要申请材料暂时缺失的情况下先予受理申请,待材料补齐后及时作出决定。今年以来,民乐县通过“容缺先办”审批模式,已高效办结工程规划许可证5件。三是对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行为且风险可控的审批事项,申请人按要求作出书面承诺后,审批部门可当场作出审批决定,同步加强事中核查和事后监管。2025年,办理二次装修工程消防验收备案告知承诺2件。
健全制度保障,强化审批“规范化”。一是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具体实施,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分解任务。二是联合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务、供水、供电、供暖等部门,梳理审批服务清单,规范各环节流程,优化办事指南,并向社会公开,实现标准化、透明化。三是设立专窗和热线,及时回应企业关切,解决实际问题。组建工作群,零距离、“24小时不打烊”为企业审批申报提供实时指导答疑。